時間:2025-06-27 11:14 來源:梁溪
“扎染分為漿洗、浸色、固色等多個環節……今天我們扎染的原材料是板藍根……”近日,“青黛微光”非遺扎染體驗活動在揚名街道蘆東社區頤康居舉辦也標志著頤康居非遺扎染體驗所正式開放。
活動現場,頤康居殘疾人們和來自各共建單位的代表們齊聚一堂。在非遺老師陶燕的引導下,參與者們一起整理布料,學習折疊、捆扎的技巧,親手將素白的織物浸入天然染缸。隨著布料的展開,獨一無二的藍白圖案躍然眼前。視力障礙者通過觸摸體會紋理質感,肢體不便者在輔助下完成創作,非遺藝術以其獨特的包容性,在這里成為連接心靈、傳遞溫暖的橋梁。
頤康居非遺扎染體驗所是揚名街道打造的首家以非遺體驗為主線,以沉浸式感知和互動式實踐為重點的殘疾人學習實踐專屬空間??臻g凝結社會多元力量,圍繞殘障人士的實際需求,整合在物業服務、健康關懷、金融便利、安全保障、教育互動等方面的優勢資源,打造更貼心、更全面的支持網絡,共同守護“青黛微光”的溫暖場景。
非遺扎染體驗所的正式開放,為頤康居殘疾人之家注入了新的活力與文化內涵,也為創新助殘服務模式開辟了新路徑。這束以非遺為底蘊、以助殘為初心的“微光”,承載著賦能個體、促進融合、傳承文化的多重期望。在各方力量的持續灌溉與支持下,讓“微光”匯聚成更明亮的火炬,不僅照亮殘障人士探索自我價值、融入社會的道路,也為構建更具溫度、更有文化底蘊的和諧社區貢獻獨特力量,書寫非遺助殘事業溫暖而璀璨的新篇章。
后續,街道將依托非遺扎染體驗所,共同開發系統化的非遺扎染技能提升課程,幫助有興趣有潛力的殘障人士掌握更深層次的技藝,為未來可能的就業或創業孵化奠定基礎,真正實現“以技養身,以藝潤心”。圍繞非遺扎染,體驗所構建雙向互動機制。一方面建立預約體驗制度,面向企事業單位、學校、社會組織等開放團體預約通道,讓更多社會群體走進殘疾人之家,在共同創作中增進交流、彼此理解;同時培育殘疾人非遺扎染團隊,支持其走進社區活動中心、文化場館等公共場所開展交流活動,通過建立作品聯創、公益市集等常態化活動機制,打造殘健融合發展的文化交流平臺,讓融合實踐從單次活動升級為可持續性的社會對話,讓體驗所成為社區融合的溫馨驛站。(體驗所聯系人:劉燁雯,854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