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5-06-05 09:24 來源:宜興
集體土地所有權成果更新以往依賴“年度更新+人工流轉”,流程長、資料多,時間和效率都無法滿足新時代用地審批工作要求,也不利于維護農民正常權益。2024年,自然資源部提出集體土地所有權要堅持日常更新為主、定期更新為輔,通過在建設用地批準文件中增加“依法完成土地征收后,不動產登記機構依此辦理集體土地所有權注銷或變更登記”相關表述,征地結束后,登記機構在不動產登記平臺中依囑托開展注銷或變更登記,保持登記成果的現勢性和準確性,并實時匯交增量數據。
此前無錫自然資源規劃一體化平臺與登記平臺兩系統獨立運行,分別布設在不同網絡環境,數據無法實時互聯共享。為認真落實部、省廳有關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成果日常更新要求,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積極運用技術手段,啟動對一體化平臺和不動產登記系統的信息化改造,通過聯動一體化平臺和不動產登記系統,創新實現集體土地所有權登記成果日常更新“智能辦理”新模式。
一是平臺交互,登記流程自動發起。土地征收完成后,一體化平臺經地塊篩選、疊加分析后自動將批文、征收范圍等推送至登記系統,登記系統自動調用相應批文作為集體土地所有權變更或注銷登記的囑托材料,根據業務類型發起變更或注銷登記流程,自動歸集依囑托登記相關信息。
二是智能套合,調查資料系統生成。登記系統接收一體化平臺推送結果,利用征收范圍對不動產登記權籍庫發證矢量范圍進行擦除,剩余面積作為新發證范圍,并根據系統內已有的本宗、鄰宗信息,自動生成地籍調查表和宗地圖及界址點坐標等地籍調查成果。
三是實時推送,辦理節點依序流轉。系統生成依囑托登記各類必需資料后,自動推送分局相關科室經辦人員,借助圖形化輔助審核工具,依序流轉至審核、制證環節,生成電子證照逐級匯交,縮短審批時間,提高工作效率。
近日,錫山區頒發全市第一本“平臺智聯、實時更新”所有權證書,下一步無錫將結合平臺運行情況,根據各地在運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一步規范辦理流程,優化智能審核,擴展登記平臺身份證明、原證書等材料自動獲取與歸檔功能,進一步強化集體土地所有權成果質量管理,支撐用地報批和自然資源規劃相關管理工作。
(來源:江蘇省不動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