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10-30 07:51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退休以后,每天早晨不是爬惠山,就是逛梅園,總之要運動一個半小時、走滿十幾里路!”102歲蘇慎杰老人的幸福晚年并非個例。昨日(10月29日)從市民政局獲悉,截至2024年底,全市百歲以上老人達714人,較前一年增加90人。受益于各項惠老政策,我市老人的晚年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據悉,我市早于全國17年進入人口老齡化城市,并呈現基數大、增速快、高齡化程度深等特點。截至2024年底,全市6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超154萬,占戶籍總人口的29.46%,高出全國7.46個百分點;2020年—2024年,戶籍老年人口以每年0.5%速度增長,預計到2026年占比將超過30%;截至2024年底,全市百歲以上老人達714人,80周歲及以上戶籍老年人口達23.1萬,占老年人口的15%。
近年來,我市聚焦居家養老的老人“就餐難、就醫難、出行難”等各類需求和痛點,創新推出“錫心香伴”惠老助餐提優行動、“錫心醫養”社區居家“332”服務行動等一批民生舉措。一組數據展示了“錫心養老”成果:全市有157家助餐中心、709個社區助餐點,日均服務超2萬人次,基本實現助餐服務全面可及;全市75家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和1125處居家養老站點,讓多元化、高品質的養老服務近在咫尺;家庭病床累計服務3806人次,讓“小病不下床,大病不離家”成為可能;累計完成47個總計442萬平方米的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456部,累計為2.86萬戶老年人家庭提供適老化改造服務……
數據的背后有勇于創新的魄力。我市創新突破體制壁壘,推動10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設置公辦護理院,巧妙融合醫療與養老功能;大力拓展家庭病床,將病床安在家中,將醫生請到身邊,讓老人在熟悉的環境中獲得連續、專業的醫療照護。用一套覆蓋日常照護、慢病管理、應急響應的醫療照護服務,織密醫養融合網。
數據的背后亦不乏細節處的民生溫度。改造后的老舊小區,原先凹凸不平的步道變得平整且防滑,路邊的長椅可以隨時供老人停下來歇歇腳,樓道還有牢固的扶手讓老人借力;回到家中,帶安全警報的煤氣灶、淋浴間的洗澡凳、有感應功能的小夜燈等適老化產品帶來充足的安全感。
據悉,我市惠老服務工作多次獲全國表彰:惠老助餐工作入選民政部首批典型案例;全國首創的“錫心醫養”呼叫服務中心平臺以全國第一名的成績被民政部、國家數據局列入基本養老服務綜合平臺試點……“錫心養老”各項惠老政策為繪就錫城幸福底色提供了生動的注腳。
來源:無錫日報
當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