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9-24 06:20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東方空間“原力-110”整機熱試車成功,深藍航天“雷霆RS”發動機完成首次整機試車,微納星空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升空……近期,無錫商業航天領域一批高新企業密集發布重磅消息。這些喜訊所蘊含的,不僅是一條串聯起近300家企業的空天科技產業鏈,更是一條覆蓋“星、箭、網、端”全領域的創新鏈。依托鏈條上各個單元所發揮的生態協同效應,無錫正加速邁入未來空天產業的星辰大海。
競逐“最大推力”,鑄就商業航天“強健心臟”
近日,國內商業航天領域推力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推力最大的開式循環液氧煤油火箭發動機完成首次整機試車。隨著試驗成功的消息接連發布,中國商業航天迎來“高光時刻”。值得注意的是,兩款自主研發的火箭發動機,分別來自近幾年落地無錫的兩家高新技術企業。據統計,我國目前有30個商業航天總裝總測火箭工廠,而無錫就占據其中三席。在中國商業航天這一未來產業版圖上,無錫正顯露出創新鋒芒。
本月初,東方空間傳出重磅好消息:公司自主研發的“原力-110”液氧煤油發動機順利完成了半系統熱試車,并成功驗證了渦輪泵和燃氣發生器的設計。渦輪泵和燃氣發生器是發動機里占據“絕對C位”的核心部件,簡單來說,成功試車說明發動機里最關鍵的“打氣筒”和“小爐子”都跑得又穩又順,整個設計邏輯被證明可靠,這也為東方空間“引力二號”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的推進奠定了基礎。不到半個月后,東方空間就完成了“原力-110”發動機首臺整機熱試車,即將開啟“原力”系列發動機小批量生產及交付的快節奏。
據介紹,“原力-110”液氧煤油發動機海平面推力達110噸,是目前國內商業航天領域推力最大的液體火箭發動機,且具備40%—110%深度變推能力,作為“引力二號”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主動力發動機,為可重復使用技術的實現提供了堅實的動力支撐。
就在“原力-110”發動機完成了首臺整機熱試車消息公布后的次日,無錫另一家商業航天企業——深藍航天也發布消息,130噸級“雷霆RS”液氧煤油發動機整機點火試驗成功。“雷霆RS”發動機采用燃氣發生器循環、針栓式噴注器,海平面推力達130噸,相當于可以同時推起100多輛小汽車,是國內商業航天領域最大推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發動機可根據不同的載荷重量、軌道要求等任務需求,在50%—110%的范圍內精準調節推力大小,確?;鸺宰顑瀼椀肋M入預定軌道。
“無錫生產基地相當于我們的火箭和發動機的‘產房’。” 深藍航天生產制造負責人張成聰介紹,無錫基地達到滿產后,每年將有3發液體火箭、50臺發動機從這里總裝出廠。值得一提的是,無錫總裝基地今年5月剛投用,在4個月的時間里就實現了首臺“雷霆RS”交付和全系統整機試車,深藍航天在錫跑出了研發生產“加速度”。
發力“造箭用星”,打造衛星制造“超級工廠”
在無錫的商業航天版圖上,光芒閃耀的不止火箭研制這一條產業鏈。最近,衛星產業鏈也頻頻傳來喜訊。
上周,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將一組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送入預定軌道,其中一顆衛星就由落地無錫的高新技術企業——微納星空承制。加上最近發射的這顆衛星,微納星空已成功研制并發射28顆衛星,覆蓋10千克—1000千克級范圍,涉及窄帶低功耗通信、寬帶互聯網衛星通信和科學與技術試驗衛星等多個領域。其中包括國內首顆由民企研制的0.5米分辨率光學遙感衛星——泰景三號01星,首顆X波段商業SAR衛星——泰景四號01星,首顆商業Ku波段相控陣雷達遙感衛星——泰景四號03星等開創性的“明星產品”。
“預計明年一季度投產后,最快每20至25天就可以生產一顆中大級衛星。”微納星空華東區政務總監鹿曉倩告訴記者,落地無錫的微納星空商業衛星制造基地項目已完成工程所有樁基施工,基地項目投產后,將成為國內商業衛星制造領域極具代表性的“超級工廠”,每年可生產200千克—500千克級衛星產品150顆以上,可以滿足企業自建星座、國家衛星互聯網項目、代建商業客戶衛星星座等任務的需要。
本月底,由國內首家運營SAR遙感衛星的商業公司——天儀研究院研制的“TYSAR遙感衛星”預計將在錫正式投產。自一年前落戶我市以來,天儀研究院總部基地正在打造數字化衛星制造中心、區域運營中心及數據中心,致力于SAR遙感衛星大規模組網建設“TYSAR遙感衛星”的投產將為我市衛星產業鏈的發展添上精彩一筆。
據統計,近兩年,我市發力招引商業航天產業頭部企業,已在火箭、衛星、應用等領域集聚規上企業120多家,占全省比例超三成,包括紫微科技、銀河航天、微納星空、遨天科技、紫微宇通等全國近80%的空天產業頭部企業已落子無錫。
作為商業航天領域最主要的兩條產業鏈,無錫的人造衛星和運載火箭鏈條上都集聚起熠熠星光,“造箭用星”產業格局初現。隨著一個個項目投用達產,用“無錫造”火箭發射“無錫造”衛星有望在不久的未來成為現實。
優化生態協同,培育空天產業“創新沃土”
就在“造箭用星”格局一步步拓展的同時,圍繞商業航天布局的全產業鏈正在無錫各地扎根。從整機制造到組件配套,從航天材料到衛星應用,產業鏈上聚集起近300家企業。這些企業猶如鏈條上的精密咬合的齒輪,環環相扣、彼此支撐,顯示出無錫空天產業科創生態圈的協同效應。
據統計,東方空間在無錫全流程研發、裝配以及制造的“原力-110”液氧煤油發動機,零部件無錫本土化率達65%。近期為東方空間提供試車服務的,就是同樣落地在無錫的寰宇航天。作為東方空間的戰略合作伙伴,寰宇航天在動力熱試車及結構系統方面持續為東方空間提供服務與產能。
由無錫另一家落地企業天兵科技自主研制的“天龍三號”大型液體運載火箭,于近日完成一級動力系統試車,背后同樣有寰宇航天的助力。去年,寰宇航天承接了“天龍三號”火箭貯箱的制造業務,配合天兵科技開展“天龍三號”結構系統設計及制造工藝的創新探索。
為空天產業“發展共同體”加把力,無錫不斷完善載體、基金、智庫配套。梁溪區積極打造“產業+基金”模式,設立科創產業、數字經濟、國聯金沙江空天產業、民生空天產業四大基金,組建了科創產業、數字經濟兩個百億規?;?,已集聚基金規模超600億元?;萆礁咝聟^則成立了3支產業母基金,資金總規模45億元,另有6支航空航天產業的專項基金,資金總規模73.7億元。無錫經開區編制了深??仗飚a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支持包括商業航天在內的未來產業成長,并為此設立了10億元資金池。
下月,無錫(梁溪)空間信息產業園即將開園。深化“產業集群+特色園區”模式,梁溪區已規劃9個空天產業園區,提供150萬平方米的高品質產業載體?;萆絽^則將無錫航空航天產業園作為發展空天產業的核心載體,規劃了“一箭三星”的商業航天布局。位于無錫經開區的“無錫星谷”空天信息全產業鏈特色園區和江陰綺山湖科創谷空天產業園也已簽約,將進一步優化無錫在火箭制造、衛星應用等關鍵環節的產業布局。
先進渦輪動力技術與裝備研究所、北航藍天科創中心、太湖空天動力研究院……一個個空天產業“智庫”落地我市集聚起優質科創資源,探索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先進模式。這些高端平臺如同點燃創新引擎的“智慧火種”,與產業基金、特色園區共同繪就一幅“火箭騰空、衛星組網、應用落地”的未來產業生態全景圖。
來源:無錫日報
當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