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29 05:23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近日,由無錫企業遠景能源有限公司參建的孟松600兆瓦山地風電項目在老撾全容量并網發電,源源不斷的清潔電力通過跨境輸電線路被送入越南電網。這不僅是老撾首個大型風電項目,更創下東南亞地區單體規模最大、亞洲首個跨境輸電新能源項目等多個紀錄。
4月15日,中越雙方發布《關于持續深化全面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加快構建具有戰略意義的中越命運共同體的聯合聲明》,明確將加強清潔能源、綠色發展等新興領域合作,共同打造安全、穩定的產業鏈供應鏈。時隔4個月,這一合作愿景便有了現實樣本。
在曾經的老撾胡志明小道,過往戰爭遺留的陰霾仍未完全散去,一座座發電風機已然拔地而起。“我們完成了一項幾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務!”遠眺矗立在海拔近2000米山地上的風機,遠景能源東南亞助理片區負責人魯國輝難掩內心激動。
項目位于老撾塞公省及阿速坡省,2023年3月啟動建設,包括133臺單機容量4.5兆瓦風力發電機組、升壓站及相應的集電和輸電線路等,年發電量約17.2億千瓦時。遠景能源主要負責風機、電網的建設調試和后續運維管理。
復雜的山地環境給項目施工帶來巨大挑戰。“先排雷、后進場,這是我們從未想到過的建設場景。”項目現場負責人易蒙說,由于風電場選址處在戰爭遺留的“雷區”內,進場施工前,專業國際組織排除了1200余顆各類地雷。“僅一個葉片上山就要花兩天半時間。”一位參與運輸的工作人員回憶,山路蜿蜒曲折,往往每走百來米就會冒出一個彎道,項目組正是在如此艱險的環境中將一個個風機設備運到山頂。
面對老撾5月至10月長達半年的雨季,“無錫智造”的硬核實力成為項目如期投運的關鍵。“國內雨天通常不吊裝風機,但老撾雨季太長,根本等不起。”易蒙說,遠景團隊針對性研發風機吊具、塔筒“防雨罩”,優化施工工序;同時依托江陰“制造中樞”,為設備定制防腐蝕涂層與智能運維系統,確保風機在高溫高濕環境下穩定運行。
從“雷區”到“風場”,從跨境輸電到技術共享,孟松項目的價值,早已超越單一工程范疇,是中國與周邊國家共享清潔能源發展新機遇的見證。
“對老撾而言,該項目在助力緩解越南中部地區用電緊張的同時,還同步培育本土新能源產業鏈,加快實現‘東南亞蓄電池’的戰略愿景。對于東南亞來說,項目則為區域能源的互聯互通樹立標桿,構建了綠色電力跨境流動的新范式。”老撾當地官員Phoutsakda對清潔能源帶來的美好未來滿懷憧憬。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