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19 07:07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上次還好有你陪我去醫院,不然夜里真不知道該怎么辦。”張阿婆握著物業管家孫來希的手表示感激。今年3月,依托覆蓋全市200余個小區的物業服務網絡,怡庭物業服務集團旗下“熙怡健康養老”推出付費式居家養老套餐式服務,探索“物業+養老”新模式。服務開展以來,熙怡累計為35戶老年人家庭提供居家養老服務,且復購率高達70%。
70%復購率?個性化服務被認可
生活服務包、助醫包、住家服務包……翻開熙怡的居家養老服務清單,服務內容、頻次、價格等一目了然。“從298元到數千元,我們提供多個價位的服務套餐,套餐內容可根據老年人家庭的需求替換、增減。”負責人吳燕介紹。
不少同類公司在推廣付費的居家養老服務時遇到阻力,熙怡如何實現70%的高復購率?走訪中發現,服務質量之外,靈活的套餐內容和多元業態的支持是高復購率的重要原因。
“這些服務有的我不想要了,可以更換嗎?”已經購買服務包的老年人家庭“反悔”了怎么辦?吳燕表示,“除了生活服務,我們還提供惠老助餐、適老化改造等服務,老年人家庭可以根據實際需求對已購套餐內的服務進行置換,甚至還能用套餐費用抵扣物業費,我們的服務主打靈活和人性化。”
臨時需要套餐包以外的服務怎么辦?6月的一天深夜,物業管家孫來希接到張阿婆的電話,“我突然有點不舒服,你們能不能陪我去醫院?”小孫立刻趕往張阿婆家,陪她去醫院檢查,所幸沒有大礙。“老年人經常有陪診等臨時需求,這種情況我們會按單項服務靈活收費。”據吳燕介紹,孫來希是怡庭物業的紅色金牌管家,接受過養老護理員培訓,但這并非其主業,“在不增加人手的情況下,我們對物業服務進行升級,鼓勵員工提升技能,為老人提供各種增值服務。”
客戶從哪來?用心打通最后一米
老年人一般對主動上門的陌生人心懷戒備,要“敲開”門并不容易。而由物業管家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則有一個天然優勢:彼此并不陌生。
數年前老伴去世后,鄒阿公就一直獨居。除了社區定期走訪,物業管家張玲紅也經常上門拜訪,原因之一是他拒交物業費。“管家多次上門溝通后發現,不交物業費的原因令人哭笑不得——老人想多找機會和人打交道??紤]到他年過八旬,視力又不好,獨居面臨實際困難,張玲紅向他推薦了居家養老服務套餐。”吳燕表示,提供物業服務時他們注意到,獨居、空巢老人的情感需求不容忽視。購買套餐后,管家按約定上門為鄒阿公做保潔、買菜、取快遞,還經常陪他聊天。讓人沒想到的是,不久后,鄒阿公主動找張玲紅繳納物業費,“之前為難你們真是不好意思,給你們添麻煩了。”
物業不是怡庭的其他小區可以購買服務嗎?7月,林阿公在江大附院做完手術后,坐醫院門口的公交專車回家,專車上張貼的熙怡住家服務引起他和家人的興趣。“我們正在為術后康復犯難,雖然跟孩子一起住,但術后的康復和護理需要專業知識。”林阿公和家人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聯系了熙怡,溝通后工作人員上門為林阿公做了能力評估,根據評估結果推薦了合適的服務項目和套餐,最終,家人為林阿公購買了每月7900元的住家服務,由熙怡益悅養護院的專業護理員為林阿公提供全面的康復、護理服務。如今一個月過去了,林阿公和家人對服務很滿意,續訂了服務包。
需市場介入?兜底以外需求巨大
像張阿婆這樣的臨時陪診需求,一般可以借助社區資源來滿足,為何還要引入市場服務?業內人士表示,社區的走訪和政府購買的居家養老服務,主要負責為特殊困難老人“兜底”,大部分老人的多元化居家養老服務需求還需通過市場解決。
物業提供的養老服務專業嗎?保潔、買菜等生活類服務對工作人員的專業素養尚沒有很高的要求,但助醫、護理、陪同外出等服務對專業素養的要求較高,比如,輪椅轉運如何操作?壓瘡老人如何護理?這些服務沒有經過相關專業訓練是無法完成的。
熙怡如何解決這一問題?吳燕表示,“2019年起,我們逐步為物業工作人員提供養老護理員培訓,目前集團的持證員工已有60名,今后我們會繼續鼓勵更多員工通過培訓加入服務隊伍。”除了持證的物業工作人員,怡庭還有養老機構作為保障,“像林阿公這樣需要專業住家護理的,我們會調度養老機構的護理員上門服務”。吳燕介紹,不管是物業還是機構員工,加入為老服務不僅可以收獲技能,還能提高收入,對物業公司來說,提供居家養老服務后,公司與住戶的關系更近了,還找到了新的經濟增長點。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