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8-06 09:57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晨練結束順路到助餐中心捎份10元老年特惠餐,午后在活動室上一堂八段錦養生課,傍晚到康復訓練室做個理療……在無錫,曾經普通的老小區正通過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蛻變為全齡友好的“幸福驛站”。5日,從無錫市住建部門獲悉,全市計劃推進91個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項目,目前已完成45個。這些扎根社區的“微更新”,正以“缺什么補什么”的精準供給,為市民織就“15分鐘可達”的幸福生活網。
嵌入式設施解鎖社區新可能
在濱湖區西園里小區的嵌入式服務綜合體——蠡想家YUAN,80歲的汪阿姨每天9點準時“報到”。“想安靜的時候就自己看看報紙,想活動就找人一起下棋、打牌,時間過得很快。”汪阿姨說,最初是約了相熟的鄰居一起來吹空調、乘風涼,沒想到這里還組織了豐富的活動,為她開啟了新的老年生活。
走進蠡想家YUAN一樓大廳,入目便是一張內容豐富的活動表,觀影活動、八段錦教學、法律援助活動、評彈鑒賞……把居民們一周的文娛生活安排得滿滿當當。在這里,汪阿姨看了當下正火的“蘇超”足球比賽,學習了智能手機的使用,還學會了織毛衣,“真是活到老,學到老”。更讓她感到欣喜的是,樓上還有康復訓練室和日間照料等專業服務,“家門口康養”觸手可及。
臨近飯點,市民范師傅從隔壁的“幸福餐廳”走出來,提著打包的飯菜,準備回家和老伴一起吃。“一共五個菜,有葷有素,分量足夠我們兩個人吃,還只要13塊錢!”便宜又豐盛的午飯讓范師傅心情十分愉快,邊走邊哼著曲兒。
城市更新打造“15分鐘生活圈”
在城市更新的進程中,無錫正以“服務嵌入”理念重塑社區生活圖景。走進近期開門迎客的民豐社區“王鴻源惠老助餐中心”,這里全天供應早餐、午餐、下午茶、晚餐,讓周邊居民都能感受到“舌尖上的溫暖”。稻香新村將老舊車庫改造為三大主題空間:“辰光里”集成社區活動、醫養等16項服務;“梧桐里”開發特色餐、兒童餐、鄰里拼餐,成為日均500人次就餐的暖心食堂;“童夢里”通過博愛研學館、植物研究所等創意空間的打造,構筑起兒童探索世界的“快樂成長營”……
全齡友好的“15分鐘生活圈”正在無錫全面鋪開。從無錫市住建部門獲悉,無錫市發展改革委、無錫市自然資源規劃局、無錫市住房城鄉建設局正在聯合制定《無錫市城市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運營管理辦法(試行)》,無錫將加快城市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在居民適宜步行范圍內,提供養老托育、社區助餐、家政便民、健康服務、體育健身、文化休閑、兒童游憩等多種服務。“原則上,每百戶居民擁有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面積平均不少于30平方米,支持有條件的地區不少于80平方米。”無錫市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介紹,社區嵌入式服務綜合體優先和重點提供養老托育、兒童托管、社區助餐等急需緊缺服務。
“建議各地可探索專業性機構連鎖化、托管式運營社區嵌入式服務設施,同時,也支持實力雄厚、經驗豐富、信譽良好的養老托育機構和城市綜合服務商等參與運營服務,形成品牌效應和規模效應。”無錫市住建部門相關負責人表示,有條件的物業服務企業也可以參與嵌入式服務設施運營,提供覆蓋養老托育、社區助餐等“物業+”服務。
來源:無錫新傳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