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信息索引號 | 014006438/2025-03778 | 生成日期 | 2025-07-28 | 公開日期 | 2025-07-28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無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附件下載 | — — | ||
內容概述 | 當前我市水稻進入分蘗末期,受高溫和水稻群體不斷增大影響,高溫高濕的田間小氣候十分利于紋枯病、螟蟲、稻飛虱等多種病蟲害的發生發展,為此,各地務必要加強病蟲監測,及時制定防治對策,扎實指導農戶打好水稻大田病蟲防治第一仗。 |
當前我市水稻進入分蘗末期,受高溫和水稻群體不斷增大影響,高溫高濕的田間小氣候十分利于紋枯病、螟蟲、稻飛虱等多種病蟲害的發生發展,為此,各地務必要加強病蟲監測,及時制定防治對策,扎實指導農戶打好水稻大田病蟲防治第一仗。
一、主要病蟲發生概況及趨勢
1、稻縱卷葉螟
四(2)代稻縱卷葉螟偏輕發生,全市最早于6月5日始見,見蛾時間與近幾年相近,但蟲量總體偏低,田間趕蛾和智能性誘監測均未有特別明顯的峰次,7月22-24日調查統計,全市平均蟲卵量3.9頭/百穴,卷葉率0.1%,低于去年同期,預計五(3)代稻縱卷葉螟中等發生。
2、白背飛虱
四(1)代白背飛虱遷入晚,遷入量低。全市最早于宜興6月7日燈下見蟲,據7月22-24日調查統計,平均百穴蟲量161(0-580)頭,以低齡若蟲為主,低于去年同期,其中宜興短雌成蟲占比達15.42%,種群呈增殖擴張態勢,預計五(2)代白背飛虱中等發生。
3、褐飛虱
四(1)代褐飛虱遷入晚,遷入量較低。據7月22-24日調查統計,平均百穴蟲量2.6(0-40)頭,低于去年同期,宜興智能蟲情測報燈和小蟲體測報燈下于6月30日-7月5日有較明顯遷入峰,預計五(2)代褐飛虱偏輕發生,六(3)代和七(4)代發生程度要視中后期南方蟲源補充遷入和天氣情況,如有補充遷入,再遇適宜天氣,有重發的可能。
4、紋枯病
7月22-24日調查統計,平均病穴率0.5%,平均病株率為0.06%,略低于去年同期,后期隨著田間郁蔽度加大,紋枯病將進入加速侵染和發展期,加之天氣條件有利于紋枯病發生發展,預計紋枯病偏重發生。
5、二化螟
4 月越冬基數調查,全市平均畝蟲量5頭,去年未見蟲。截至7月24日,全市累計燈誘蛾量801頭,明顯高于往年,江陰智能性誘監測顯示,單臺累計誘蛾量584頭,宜興近期調查田間枯(鞘)心率0.01%,二化螟逐年呈上升態勢,預計后期二化螟中等發生。
6、大螟
4月越冬基數調查,全市平均畝蟲量7.5頭。截至7月20日,全市一代累計燈誘蛾量1092頭,二代累計燈誘蛾量443頭,發生量高于去年同期,7月份以來田間未見為害,預計三代大螟中等發生。
二、防治意見
堅持“防病治蟲、壓前控后”的防治策略,突出重點、統籌兼顧,科學安排病蟲防治總體戰。
1、防治對策:今年全市水稻大田第一次病蟲防治總體戰,主攻水稻紋枯病、螟蟲、稻飛虱兼治其他病蟲。
2、防治適期:7月29-31日,各地可結合天情、苗情、病蟲情適當調整化學防治適期。
3、藥劑選擇:紋枯病可選用噻呋酰胺、己唑·嘧菌酯、戊唑·嘧菌酯;稻飛虱可選用吡蚜·呋蟲胺、烯啶·呋蟲胺;螟蟲可選用甲維·氯蟲苯、阿維·氯苯酰、多殺·茚蟲威。
三、注意事項
要搶抓晴好天氣和雨隙用藥,噴藥后4小時內遇雨,應及時補治,要建立水層用藥,藥后保水3-5天自然落干。打藥時要做好安全防護措施,避開高溫時段用藥,保障用藥人員安全,提高防治效果。
來源:無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