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br id="yq4uk"><wbr id="yq4uk"></wbr></wbr><small id="yq4uk"><wbr id="yq4uk"></wbr></small><wbr id="yq4uk"><wbr id="yq4uk"></wbr></wbr>
<xmp id="yq4uk"><div id="yq4uk"></div>
<small id="yq4uk"></small>
<div id="yq4uk"><wbr id="yq4uk"></wbr></div><wbr id="yq4uk"><wbr id="yq4uk"></wbr></wbr>
<div id="yq4uk"></div>
<div id="yq4uk"></div>
<div id="yq4uk"><wbr id="yq4uk"></wbr></div>
繁體版 English EN
手機客戶端 無障礙瀏覽 老年服務 長者版

提示

當前位置:首頁 > 政務公開 > 市政府信息公開目錄 > 農業供給側改革 > 農業生產指導 > 正文

抓好關鍵措施落實 促進秋糧豐產豐收 ——水稻當前及中后期管理意見

文字大?。? [ ] 瀏覽次數:

信息索引號 014006438/2025-03777 生成日期 2025-07-28 公開日期 2025-07-28
文件編號 —  — 發布機構 無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效力狀況 有效 附件下載 —  —
內容概述 全市水稻即將進入拔節長穗期,是搭建豐產架子、建立高產群體的關鍵期。各地要切實加強因苗分類指導,圍繞促壯穩長攻大穗、防災減災保豐收目標,指導農戶落實好科學管水、拔節孕穗肥施用、防災減災等關鍵舉措,培育健壯個體和高產群體,努力提高水稻單產,實現“以秋補夏”和全年糧食豐收目標。

  全市水稻即將進入拔節長穗期,是搭建豐產架子、建立高產群體的關鍵期。各地要切實加強因苗分類指導,圍繞促壯穩長攻大穗、防災減災保豐收目標,指導農戶落實好科學管水、拔節孕穗肥施用、防災減災等關鍵舉措,培育健壯個體和高產群體,努力提高水稻單產,實現“以秋補夏”和全年糧食豐收目標。

  一、當前苗情特點及管理情況

  今年大面積水稻栽種期與梅雨期重疊,機插稻返青活棵快,直播稻出苗早、齊,加上今年出梅早,出梅后高溫、少雨、強光照,水稻苗情屬于早發年景,為足穗奠定較好基礎。

  1、生育進程略快,個體素質較好。根據市苗情監測,7月25日,全市平均葉齡12.14葉,比上年和前10年同期平均分別快0.48葉和0.72葉,其中機插稻葉齡12.32葉,較上年同期快0.72葉,直播稻葉齡11.53葉,較上年同期快0.34葉。另據全市高峰苗期苗情考查,苗高48.2cm, 比去年同期矮1.3cm;地上部分百株鮮重418.8克,比去年增10.1克;單株葉面積158.1cm2,比上年同期增7.9cm2,個體素質好于上年同期。

  2、群體正常偏大,足穗基礎較好。今年水稻栽種基礎好,加上天氣條件有利,積溫高、光照足有利于發苗。據全市苗情監測,今年7月5日全市苗數已超過穗數苗,7月15日達到高峰苗,高峰苗到達時間比常年早5天左右,高峰苗數39.1萬/畝,為歷年來最高,達到高峰苗時葉齡10.36葉,7月20日已經降苗。7月25日全市苗數34.02萬/畝,比上年同期增2.8萬/畝,比近10年同期平均增0.5萬/畝,另據高峰苗期考查,全市3葉以上大莖蘗達到27.3萬/畝,比上年同期增2.9萬/畝,足穗基礎好,且大莖蘗數多為攻大穗也創造了有利條件。

  3、氣象條件有利,前期病蟲危害較輕。據氣象資料,6月21日-7月20日,積溫901.9℃、降雨量124.8mm、光照210小時,比上年同期增36.7℃、少298mm、多115.6小時,比前10年同期平均多76℃、少150mm、多98.1小時。積溫高、雨水少,今年前期病蟲發生危害較輕,全市大面積在7月底8月初進行第一次病蟲防治,比往年推遲10天左右。此外,由于今年栽種基礎好、發苗早,今年前期肥料施用量少于上年同期。從全市苗情監測點農戶調查看,今年水稻基肥+分蘗肥N、P2O5、K2O用量分別為10.9、2.8、4.3公斤/畝,分別比上年同期少1.3公斤/畝、0.2公斤/畝和增0.1公斤/畝。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雖然今年水稻前中期苗情基礎和管理情況較好,但從踏田情況看,大面積生產上苗情和管理存在不平衡性。主要表現在:一是仍有少部分晚栽晚播田塊或化除過程中造成藥害田塊,發苗偏慢、葉齡偏小,有的苗數尚不足25萬/畝,有的葉齡5-6葉,比大面積少6葉左右;二是部分復墾的直播稻田草害控制難度大;三是今年水稻群體偏大,部分地區擱田措施尚未到位,到7月25日仍未降苗,后期遇不利氣候條件有倒伏風險。另外,中后期氣象災害(高溫、暴雨、臺風等)和病蟲害危害還存在著不確定性。

  三、中后期管理意見

  當前,大面積水稻即將進入拔節長穗期,是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旺的時期,也是高效肥水管理的關鍵期。圍繞水稻單產提升和優質高效目標,根據當前苗情及存在的問題,堅持因苗制宜,加強分類指導,立足防災減災,強化擱田、拔節孕穗肥施用、穗期病蟲防治等關鍵措施落實,推動平衡增產和單產提升,努力實現全年糧食豐產豐收。

  1、加強水漿管理,促進高產優質。一是繼續抓好擱田,實現壯稈防倒。 擱田可控制無效分蘗生長和基部節間的伸長,促進根系下扎,增強植株抗倒能力,同時能促進葉色褪淡落黃,為施好拔節孕穗肥創造條件。今年大面積生產上群體總體偏大、天氣持續晴好、前中期病蟲發生輕,十分有利于擱田措施落實。從踏田調查看,部分地區和田塊擱田措施仍未到位,要進一步加強組織發動和宣傳指導,針對部分擱田未到位田塊要立即斷水,對田塊不平的要開溝排水,確保在月底月初擱好田,達到田土沉實、田中不陷腳、田表見新根、葉色褪淡、葉片挺直。對少部分群體不足的田塊可帶肥軟擱田,促進根系生長和爭取足穗。對已擱田到位的田塊也要防止灌深水或雨后長期積水,確保土壤不回爛。二是加強后期水漿管理,養根保葉增重。水稻后期水漿管理是否到位對粒重影響較大,特別是10月份遇雨水偏少的年份如果灌水不到位對單產和品質提升都極為不利。中后期水稻田水分管理要求除孕穗期和抽穗揚花期建立淺水層外,其余階段以干濕交替、間歇灌溉為主,增強根系活力,實現清秀活熟,提高結實率、粒重和出米率。要謹防后期斷水過早,一般宜在成熟前一周左右視天氣情況,要再上一次跑馬水,然后自然落干,為適時收獲和秋種創造好的墑情。

  2、施好拔節孕穗肥,攻大穗大粒。施好拔節孕穗肥對水稻產量和品質提升具有重要作用。針對今年全市優良食味水稻品種占比大和部分田塊群體偏大、苗情存在不平衡性,要因田因苗制宜,分類指導施好拔節孕穗肥。對于群體正常的優良食味水稻品種,要兼顧高產優質,重點施好促花肥,時間上一般在水稻抽穗前30天左右施用。對于南粳46、蘇香粳100、滬軟玉1號等生育期長的晚粳品種,建議在8月10日前后施用;對于南粳5055、銀香38、蘇粳1180等早熟晚粳品種,建議在8月初前后施用。數量上以一次施用為主,根據今年水稻前中期施肥數量不高和高溫強光照植株消耗較多的實際,拔節孕穗肥可適當增加用量,以氮鉀復配專用肥為主,一般畝施氮鉀復配肥或45%高濃度復混肥15-20公斤+尿素7.5-10公斤,或氯化鉀10公斤+尿素10-15公斤,抽穗前視葉色和長勢補平衡肥5公斤尿素。對于常規高產水稻品種,提倡拔節孕穗肥分二次施用,第一次在水稻主莖倒4葉露尖時畝施氮鉀專用肥或高復10-15公斤+尿素5-7.5公斤,大面積在8月初前后,10天后再酌情畝施尿素5-7.5公斤。對于直播稻,建議在主莖倒3葉露尖時(8月10日前后)一次畝施氮鉀專用肥或45%高濃度復混肥10-15公斤+尿素5-7.5公斤。對于群體小、葉色落黃早的田塊,要適當早施、重施拔節孕穗肥;對群體較大、葉色較深的田塊,要等葉色褪淡時施用,用量也要適當減少。抽穗-揚花期結合病蟲防治噴施生長調節劑和葉面肥1-2次。

  3、強化防災減災,努力奪取秋糧豐收。加強災情監測和病蟲情會商,及時發布針對性防災減災工作預案,有效組織抗災減災。對可能出現的中后期高溫對水稻穗分化和灌漿結實的影響,指導農戶通過晝灌夜排的方式降低溫度減少高溫影響,也可噴施葉面肥提高植株抗性,減輕高溫影響;對可能出現的臺風和短時強降雨,要通過擱田增強植株抗倒能力,及時疏通田內外溝系等,確保排水暢通,積極主動應對;對灌漿期可能出現的低溫,指導農戶灌深水提高地溫或夜灌晝排,減輕低溫影響;加強病蟲情監測,組織好病蟲防治,特別是今年水稻群體偏大,要加強紋枯病的防治;針對今年優良食味品種面積大,重點抓好稻瘟病防治;對少部分重草田,要組織人工拔草,切實減輕病蟲草危害,努力奪取秋糧豐產豐收。

來源:無錫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微信公眾號
掃碼關注我們
政務微博
智能問答
問答知識庫
靈錫APP
錫企服務平臺
回到頂部
收起

2020国自产拍精品高潮直播_香蕉久久精品国产_国产精品拍自在线观看_最近最新中文字幕大全6_国产亚洲成AV人片在线观黄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