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7-24 09:52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下次我還要來玩匹克球!”近日,瑤瑤和奶奶報名參加錫山區安鎮街道九里社區的匹克球活動,一老一小玩得都很盡興。當天的活動是社區組織的一場代際融合活動,鼓勵社區中的老人和孩子一起參加。
一老一小,一頭連著“夕陽”,一頭連著“朝陽”,是事關千家萬戶的民生問題,服務一老一小的力度折射一座城市的溫度。正值暑期,一老一小更需多一點關懷。記者走訪發現,無錫多個社區正在探索代際融合社區建設。
打造家門口的代際共享空間
為什么要在社區探索代際融合?“一老一小”是社區最常住的居民,是大多數家庭的主要關切。
代際融合,首先要打造合適的空間。在九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適老化、適兒化設施隨處可見,這里“全年無休”,是居民家門口的“代際共享空間”。
正值暑假,九里社區黨群服務中心一樓的鐘書房,看書、做作業的老人和孩子幾乎把座位坐滿。書房有專門的“老年書架”,陳列著健康、養生等老年人喜歡的書籍,其他書架上,老年人關注的書籍也會有特別的標簽,方便他們尋找。最里間是一圈環形軟墊座位,地上鋪有地墊,孩子們或坐或靠閱讀書籍,一個老少皆宜的閱讀空間就此構成。“閱覽區在寒暑假尤其受歡迎,一天最高近900人次出入。”九里社區相關負責人介紹。
除了合適的空間,場所地理位置也很重要。濱湖區河埒街道北橋社區“辰光里”養老服務中心位于稻香新村中心,一旁還有區域性助餐中心“梧桐里”,平時就是周邊居民活動、吃飯的場所。今年暑假,“辰光里”和“梧桐里”多了一群可愛的孩子。原來,社區把暑托班的上課地點設在養老服務中心,一樓是老年人的活動場所,二樓則是孩子的天地,一老一小在一個空間其樂融融又互不打擾。中午,老老少少步行50米就能到助餐中心吃上豐富實惠的飯菜。
激活多種資源滿足不同需求
如何利用好有限的資源,滿足不同年齡人群的需求?走訪中發現,政府“搭臺”后,社會力量也積極加入,多方合力托舉“一老一小”。
走進安鎮街道團結村互助養老睦鄰點一樓活動室,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面掛滿活動照片的綠色墻面,兩盞竹篾編制的掛燈亮著橙黃色燈光,鋪著地毯的地面放有一張小茶幾和藤凳、沙發,這個溫馨、適老的休閑空間由宜家遠程支持與服務中心設計改造,房間另一頭是一張寬大結實的操作桌,供點心制作等活動使用。“當時宜家主動跟我們對接,說希望捐出一批物資來改造睦鄰點,經過設計師和我們商討,才有了現在這樣一個活動空間。”團結村相關負責人表示。平時,這個空間是轄區老年人的活動室,到了寒暑假,運營方會組織一老一小都來參與活動。據悉,7月末這里將組織轄區老少一起學做甜品“雪媚娘”活動。
不僅提供硬件設施,企業還積極參與到軟件建設。應勢科技(無錫)有限公司是北橋社區孵化的一家研發無人機及相關系統的科技公司,得知社區開辦暑托班,企業主動聯系,表示可以為孩子開設公益課程學習無人機知識。“無人機正是時下熱門的科技應用產品,無錫也已有無人機配送等生活應用場景,孩子對無人機都很感興趣,不少老年人也說到時候要來長長見識。”北橋社區工作站站長顧雪窈表示。
提高城市吸引力的有力舉措
建設代際融合社區,獲益的不僅是一老一小,隨之提升的還有城市吸引力。
魚阿姨自2020年退休后就與老伴從新疆喀什搬遷至無錫,開啟老年生活。為什么選擇無錫?“兒子已經在上海定居,我們老兩口希望離孩子近點,但上海的生活成本太高,我們考察了幾個周邊城市后,覺得無錫更適合養老。”如今,魚阿姨早已和所居住的團結村居民打成一片,“這里的睦鄰點活動很豐富,大人孩子都能參加,我加入了合唱團,經常出去表演。”魚阿姨拿出手機展示自己參加合唱團的視頻。
一座城市的發展,既需要硬實力支撐,更需要軟實力浸潤,關切一老一小需求正是城市軟實力的體現。據觀察,目前無錫代際融合社區面向的多為活力老人和有一定自理能力的學齡兒童,未來是否能進一步整合醫療、養老和教育資源,在養老、托育機構把融合對象拓展至失能老人和學齡前兒童,實現“老幼共托”?此外,除了借助政府和社會力量,能否促進一老一小這兩個群體互利互惠?比如由老年志愿者為暑托班教授部分課程、由適齡兒童為有需要的老人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等。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