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年07月10日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文號 | |
---|---|
制發機關 |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5-06-13 14:02:06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無錫市重點工業企業產值提增 三年行動計劃 ( 2025— 2027 年) 的通知
錫政辦發〔2025〕26 號
各市 (縣)、 區人民政府 ,市各委辦局 ,市各直屬單位:
《無錫市重點工業企業產值提增三年行動計劃 ( 2025—2027 年) 》 已經市政府同意 ,現印發給你們 ,請認真貫徹落實。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 年 6 月 13 日
無錫市重點工業企業產值提增三年行動計劃
( 2025— 2027 年)
為充分發揮工業企業在產業轉型升級和擴容提質中的支撐 、引領和示范作用 ,推動工業經濟實現 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結合本市工業經濟發展實際 ,制定本行動計劃。
一 、 目標要求
近年來 ,無錫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 ,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臺階 ,工業經濟“壓艙石”作 用凸顯 。但工業大企業支撐拉動作用不足 ,產值超 100 億元企業數量有所減少 ,超 50 億元和超 10 億元 企業數量增長有所放緩 。2024 年 ,全市產值超 100 億元 、50 億元 、10 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為 27 家 、70 家 、438 家 。為加快實體經濟發展 ,充分發揮工業大企業在推進新型工業化 、發展新質生產力中的引 領和示范作用 ,推動全市工業企業壯大體量 、提升質量 ,結合近三年規上工業企業新增及規模增長情 況綜合測算 ,篩選支持一批企業 ,通過建庫培育 、動態管理 、精準施策 ,支持企業通過并購重組 、增 資擴能 、模式創新等方式壯大規模 。力爭到 2027 年 ,全市產值超 100 億元 、50 億元 、10 億元的工業企 業數量分別不少于 35 家 、100 家 、600 家 ,切實助力全市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二 、重點工作
( 一 ) 建立動態培育服務機制
1. 動態建庫培育 。建立提增行動培育企業庫并動態更新 。設立培育企業入庫標準 ,2025 年首批 100 億元 、50 億元 、10 億元培育入庫企業 2024 年產值一般應分別達到 77 億元 、39 億元 、5 億元以上。 實行“年度評價更新+即時動態調整”,原則上每年一季度對培育庫進行評估調整 ,對爆發式增長及新 招引重大項目投產的企業 ,根據產值達標情況及時增補入庫 ,對產值低于入庫門檻或發生重大環保、 安全 、質量等事故的企業及時退庫?!彩邪l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生態環境局 、市應急管理 局 、市市場監管局 ,各市 (縣) 區人民政府 、無錫經濟開發區管委會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 以下均需各 市 (縣) 區人民政府 、無錫經濟開發區管委會落實 ,不再列出〕
2. 用足政策支持 。依法依規整合國家和省 、市各級惠企政策資源 ,統籌各級各類產業發展專項資金 ,對培育企業精準賦能 ,推動政策直達快享 。加大政策宣貫 、申報輔導及對上爭取力度 ,支持培育 企業用足用好相關政策 ,強化增量政策適配。(市發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財政局等按職責 分工負責)
3. 精準為企服務 。建立分級跟蹤服務機制 ,市領導掛鉤聯系 100 億元規模培育企業 ,市級分集群、 分部門對接服務 50 億元規模培育企業 ,做好“點對點”服務 ,解決企業發展難題 ,各地區具體負責 10 億元規模培育企業跟蹤培育 。強化培育企業金融支持及用工服務保障 ,依法依規落實土地 、能耗 、環 境容量等資源要素保障 。在項目招引 、要素保障 、開工建設 、竣工投產等方面 ,對重大產業項目給予 保障支持 。加力開展國內外各類市場開拓活動 ,積極組織培育企業參加國內外各類展會 、參與產業鏈 供需對接 ,鼓勵企業積極參與國際產能合作 ,提升國內外市場占有率。(市委金融辦 ,市發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市自然資源規劃局 、市生態環境局 、市商務局 、市數據局 ,人民銀行無錫市分行 、無錫金融監管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 二 ) 實施企業做大做強行動
1. 推動企業做大規模 。引導培育企業充分發揮資本和技術優勢 ,實施增資擴能 、利潤再投 ,實現規 模做大 、產業鏈延伸 ,推動企業從單一生產基地向“生產+總部”轉變 。支持培育企業通過增資擴股、 兼并重組 、股權置換等市場化方式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進行整合 ,迅速提升企業規模 。推動培育企業開 展海外研發機構 、品牌營銷網絡收購 ,建立海外供應鏈網絡 ,在全球范圍內優化配置資源。(市委金融 辦 ,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人民銀行無錫市分行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 推動企業價值鏈延伸 。鼓勵有基礎實力的培育企業發揮產業鏈引領作用 ,帶動上下游企業加速 集聚 、協同發展 。鼓勵培育企業從單一制造向“產品+服務”升級 ,推動原材料零部件企業向產品和 專業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裝備制造企業向系統集成和智能裝備整體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 ,提升 產業鏈附加值 。引導培育企業按照“總部+基地”模式 ,建設海外 、域外生產基地 、原料供應基地、分銷中心 、研發中心 ,推動企業跨區域發展。(市發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科技局等按職責 分工負責)
3. 加快項目增量釋放 。深入推進“以商引商”“以鏈招商”,引進一批大項目 、好項目 ,特別是招 引一批具有生態主導力和產業鏈控制力的終端產品和整機企業 。全力招引一批創新能力強 、投資規模 大 、產業層次高 、帶動潛力足的龍頭型工業項目 ,提升工業經濟發展后勁 。推動在建項目細化梳理和 跟蹤推進 ,倒排關鍵環節時間節點 ,及時掌握項目困難問題 ,全力推動在建項目提速提效提質 ,加速 產能釋放。(市發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商務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 實施企業提質擴能行動
1. 鼓勵企業創新產品研發 。引導培育企業聯合高??蒲性核?、上下游企業共建創新聯合體 ,開展 核心技術攻關及產業化項目研發 ,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關鍵核心技術 。鼓勵金融機構為培育企 業提供科技研發風險保障產品和服務 ,完善攻關項目研發風險分擔機制 。支持符合條件的工業產品納入 省重點推廣應用的新技術新產品目錄 。用好首臺 (套) 重大裝備 、首批次新材料等支持政策 ,推動工業品首購首用。(市委金融辦 ,市科技局、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無錫金融監管分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2. 引導企業加快轉型升級 。圍繞高端化 、智能化 、綠色化 、融合化方向 ,引導培育企業實施技術 改造 、設備更新 、工藝升級 、數字賦能 、模式創新 ,積極爭取超長期特別國債等政策資金支持“兩新” 項目 。深入推進“人工智能+”標桿城市建設 ,推動智能工廠梯度建設 ,鼓勵培育企業在生產調度 、 質量管控 、設備運維 、倉儲物流等環節應用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 ,提升生產過程感知 、分析 、決策和 執行的智能化水平 。引導培育企業積極開展大模型應用先行先試 ,加強模型工業場景適配性研究。(市發展改革委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3. 支持企業強化品質建設 。注重質量標準引領 ,積極搶占行業話語權 ,鼓勵培育企業主導或參與 制修訂國際 、國家標準 ,加快重點領域關鍵技術專利審查 ,推動專利成果產業化 。支持培育企業協同 開展產業鏈供應鏈質量共性技術攻關 ,引導企業開展質量標桿創建 。深入實施質量品牌扶優工程 ,支 持培育企業申報中國質量獎 、省長質量獎 ,鼓勵參與國家 、省級質量強鏈攻關項目 ,爭創質量強國建設領軍企業。(市科技局 、市工業和信息化局 、市市場監管局等按職責分工負責)
三 、保障措施
由市制造強市和現代產業集群建設領導小組統籌推進重點工業企業產值提增培育工作 ,各地區結 合各自實際 ,確定重點企業培育計劃 。建立部門 、地區協調聯動工作機制 ,定期會商和協調重大事項, 合力解決培育企業的困難和問題 。建立健全跟蹤評估機制 ,及時分析研判推進落實情況 ,確保培育工 作有力有序推進 。定期收集培育企業發展成果 ,加大對典型案例 、優秀企業 、優秀企業家的宣傳力度, 為企業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此件公開發布)
責編: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