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7-01 06:13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經“湖水凈化器”去濁、控藻、降磷后,清澈的太湖水進入蠡湖,帶動湖體“血液循環”。從市市政集團下屬水務集團獲悉,作為我市重要的為民辦實事項目,蠡湖生態活水及藍藻水華防控工程已于6月28日通水試運行。項目投運后,調水量最高可達20萬噸/日,相當于每天有80個標準泳池的清水注入蠡湖,能有效助推蠡湖水環境全面優化。
濱湖區錦園路邊的蠡湖生態活水項目與渤公島隔梅梁湖相望,昨天上午,蠡湖生態活水及藍藻水華防控工程項目負責人張曉赟向記者現場展示了神奇的“湖水凈化器”:略顯渾濁的梅梁湖湖水首先進入沉淀池,經混凝沉淀后大部分雜質被去除,隨后湖水進入氣浮池,池內釋放數百萬個“小氣泡”,“小氣泡”像磁鐵般吸附水中微小的顆粒物和藍藻,水體呈現潔凈的乳白色。“雙重過濾”后,原先有一定濁度、藻密度較高的太湖水化作清澈透亮的凈化水,經由管徑1.4米、全長1.5公里的湖底通道“抵達”渤公島,為蠡湖水注入“新鮮血液”。數據顯示,處理后的湖水,藻類數量減少了90%以上,水質透明度顯著提高。
“精打細算”折疊空間。傳統水廠各種處理工藝的水池“手拉手”平鋪在地面,占地面積十分龐大??紤]到蠡湖周邊土地資源緊張、寸土寸金,巨型“凈水器”蠡湖生態活水項目在設計之初就把折板區、斜管區、氣浮區等能疊加的空間像搭積木一樣壘起來,如今建成后至少節約了三分之一的用地面積。從北尖公園凈水廠到太湖新城污水處理廠三期,再到蠡湖生態活水項目,水務集團注重高效節地設計,為城市更新騰出了更多空間。
蠡湖水迎來規律“深呼吸”。蠡湖水容量為1700萬立方米,“蠡湖是太湖伸入無錫的內湖,和很多封閉水體一樣,蠡湖水體流動性較差,自凈能力薄弱,尤其夏季天熱為藻類繁殖提供‘溫床’,可能進一步造成水質下降、藍藻水華增多。”相關人士表示,經過2天的通水試運行,已實現總出水量8400噸/小時的滿負荷運行,水質各項指標明顯優于設計標準,今后該項目將進一步恢復與改善蠡湖及周邊河道生態環境,助推蠡湖生態良性循環,打造“會呼吸的湖灣”。
來源:無錫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