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5-06-04 06:30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昨天(6月3日)獲悉,無錫今年以來有多個工業上樓項目正在建設或已竣工。這種受市場和政策雙輪驅動的廠房空間,實現了從平鋪向垂直、從大型低密度到多層、斜坡式廠房的集約型用地轉變。
工業上樓正呈現一棟樓就是一個產業園,吸引上下游企業“上下樓”協同的全新產業面貌。
集成化程度更高
當生產空間從平面轉向立體,建筑的面積、層高、跨度、承重等都需要系統考量。為了讓大型設備“上樓”,工業樓宇改造的前提面臨著要承受更重的荷載、開辟更大的生產空間、承擔更大的用電荷載。5月中旬,劉潭服裝廠智能車間投入使用,與以往服裝生產場景不同,縫紉機聲不斷的生產車間搬到了三樓,成為傳統工業升級為工業上樓的新典范。
工廠的綠色智能化升級,體現于工位數字化登錄、“機針管家”使用等新管理方式的啟用,以及車間內配備AGV機器人搬運物料的人機協作生產線場景。據介紹,“機針管家”應用在每一臺縫紉機上,相當于每臺設備都接入了“健康系統”,讓迅捷生產中容易出現的“斷針漏檢”難題第一時間被發現和杜絕。
工業上樓作為推動產業集群化和支持中小微企業發展的重要舉措,是破解老城區物理發展空間制約、打造“工業都芯”的必然途徑。在梁溪區,今年迎來首批集成化程度更高的工業上樓項目,一座座產業綜合體拔地而起。據了解,該區共有工業上樓載體210萬平方米,在建148萬平方米。在匯太路與創新路交叉口的空天產業核心部件研制基地、天儀研究院總部基地項目正在緊鑼密鼓地施工中。位于運河畔的梁溪醫療器械產業園剛剛封頂,該工業上樓項目突破地塊狹長且容積率偏高、緊鄰運河有嚴苛限高挑戰以及運營靈活性等場地設計難點,采用首層高架系統來優化貨運流程,并結合螺旋盤道設計,高效組織高架貨運流線,實現人、車、貨運三線分流。
按需求定制建設
位于鳳棲灣科創產業社區的機器人產業園即將封頂。“這個園區以前為傳統工業廠房,在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并與擬入駐企業深度溝通后,梁溪科技城對園區樓棟進行了翻新和改造,新建了4棟5至9層的研發辦公和生產用房,使之更適應當前和今后的產業發展。”梁溪科技城管理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工業上樓項目定位為全市機器人產業新標桿,樓宇的載體功能按照入駐鏈主企業的需求“定制”建設。短短一年來,園區內已落地遠也科技、魔法原子、快倉智能、微億智造、斯坦德機器人等一批頭部機器人企業。
“‘上樓’后,‘畝產效益’實現了改變。”在錫東新城中電(無錫)數字芯谷,一棟樓內實現研發、制造、測試等全生命周期流程的場景,讓工業上樓的效益體現得淋漓盡致。今年在機器人運動會上大秀風采的意優科技,正是其中的活躍代表。“在長三角城市考察了很多地方來選址落地,既要考慮車間和辦公室同時租賃的性價比,也要考慮上下游配套企業的緊密聯系。”品牌總監顧靜海介紹,企業是做人形機器人關節模組的,樓下研發、樓上組裝試驗,生產和研發的距離要適中。據不完全統計,在意優科技供應鏈上下游已圍聚起200多家包含機器人靈巧手、軟件研發、新材料感應皮膚、電驅開發等相關企業,帶來其今年一季度訂單大幅增長的喜人局面。
來源:江南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