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信息索引號 | 014006438/2023-07998 | 生成日期 | 2023-01-13 | 公開日期 | 2023-01-13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附件下載 | — — | ||
內容概述 | 關于無錫市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摘要) |
一、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
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市人大、市政協的監督支持下,全市上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迎接黨的二十大、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線,全面落實國家和省市各項決策部署,按照“疫情要防住、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重大要求,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較好完成了市十七屆人大一次會議確定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任務。
?。ㄒ唬┙洕\行企穩回升。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打出穩經濟政策“組合拳”,實體化運行市穩增長服務專班,主要經濟指標總體運行在合理區間,人均GDP有望繼續保持全國大中城市首位。有效投入持續擴大,省市重大產業項目投資目標完成率均超100%,85個重大產業項目竣工;獲批新增專項債券額度和國家政策性開發性金融工具項目到位資金均列全省首位。社會消費持續恢復,實施89項促消費重點項目,發放消費券6000萬元、拉動消費21.74億元,入選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城市。對外貿易平穩增長,成功舉辦首屆長三角跨境電商發展峰會及交易會,與上海港內陸集裝箱碼頭(ICT)合作項目正式落地,進出口總額規模創歷史新高。質量效益持續改善,五大行業規上工業產值均實現正增長,入圍中國企業、制造業企業、服務業企業、民營企業500強榜單的企業數量均列全省第一。
?。ǘ┊a業實力穩步提升。創新驅動不斷增強,實體化運作太湖灣科創帶協調推進機構,國家技術創新示范企業達5家,凈增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900家以上,新增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318家,創歷史新高。國家級知識產權保護中心建成運行,15個項目獲中國專利獎。產業集群逐步壯大,物聯網、集成電路等10個產業集群規模超千億元,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達3個,新增國家制造業單項冠軍示范企業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56家,成功舉辦2022世界物聯網博覽會、中國商飛全球供應商大會。數字經濟提速發展,深入實施數字經濟提速和數字化轉型行動,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同比增長9%左右,新增省級智能工廠11家、全省第一?,F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省級兩業深度融合試點單位達24家,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55%左右。農業現代化加速推進,綠色優質農產品比重預計達66%,新增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1個,無錫農科院落地運行。
?。ㄈ└母镩_放縱深推進。營商環境進一步優化,發布5.0版行動方案,出臺加快培育壯大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市場主體超108萬戶,完善服務企業長效機制,為企業降本減負約500億元。“放管服”改革進一步深化,發布首批108項“免證辦”事項清單,實現200個事項“省內通辦”、150個事項在長三角“一網通辦”,60個項目“拿地即開工”、181個項目“建成即投用”。金融服務進一步提升,新增私募股權投資基金1039億元,19個合格境外有限合伙人(QFLP)試點基金項目總規模超28億美元,新增上市公司12家,獲評全國首批“中央財政支持普惠金融發展示范區”。開放發展進一步擴大,預計實際使用外資超38億美元,省級外資總部增至48家,新批重大外資項目66個。中歐班列接續開行20趟次、發送1408標箱,DHL快遞無錫口岸落成啟用。召開開發區高質量發展大會,省級以上開發區全部納入踐行新發展理念成效評價。
?。ㄋ模┏青l融合步伐加快。主動融入區域一體化,簽署蘇錫協同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出臺《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區建設實施方案》,無錫·橫琴粵澳協同創新中心正式揭牌。區域交通便捷通達,錫澄S1線實現全線貫通,地鐵4號線二期、5號線一期、錫宜S2線開工建設;江陰靖江長江隧道南接線、錫宜高速擴建、滬武高速擴建、錫太高速啟動建設;蘇南碩放國際機場飛行區改擴建項目完工,丁蜀通用機場正式開航。城市更新全面提速,出臺加快推動城市國際化發展的實施意見和三年行動計劃,完成老舊小區改造190個、1155萬平方米,新開工(籌集)棚改安置房15517套、保障性租賃住房26490套(間),新增公共停車泊位2.3萬個。鄉村振興扎實推進,新增10個省級特色田園鄉村、1個“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實施對口支援協作合作項目254個,投入援助資金8.38億元,無錫連云港共建工業園區正式開園。
?。ㄎ澹┥鷳B環境持續改善。“雙碳”推進體系逐步完善,制定碳達峰碳中和實施意見、碳達峰實施方案及十大專項行動方案,獲批國家廢舊物資循環利用體系建設重點城市。環境綜合治理深入推進,建成美麗幸福示范河湖816條,國省考斷面水質優Ⅲ比例94.4%,完成太湖生態清淤150萬立方米,太湖無錫水域連續15年安全度夏;淘汰高排放車輛8000余輛,PM2.5濃度28微克/立方米,空氣優良天數比率78.9%。人居環境美化提升,新增“定時定點四分類”垃圾投放小區1249個;建成特色街精品街8條,完成46條背街小巷綜合治理,新改建城鄉公廁451座、公共空間休憩座椅6725個、公園游園100個,公園綠地十分鐘服務圈覆蓋率達93%。
?。┥鐣聵I全面發展。就業物價保持穩定,城鎮新增就業超15萬人,發放穩崗返還資金9.16億元,減免企業失業保險費34.21億元;平價商店惠民近2億元,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省定范圍內。公共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全面完成10項55個人代會票決產生的民生實事項目和128個為民辦實事具體項目,發布基本公共服務百項實施標準,出臺“一老一幼”整體解決方案,實施家庭適老化改造2500戶,普惠托育機構達55家,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標準平均提高10%。教育資源提質擴容,新增市級及以上優質幼兒園53所,開工新(改)建高中6所,市校合作共建取得新進展。健康無錫穩步推進,及時優化疫情防控措施,新冠疫苗全程接種率全省第一,初二學段女生HPV疫苗免費接種率88.5%,市屬醫院實現“三甲”全覆蓋。文體事業蓬勃發展,開工建設無錫美術館、市文化藝術中心,建成“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45個,新建“鐘書房”優質公共閱讀空間50個,新增體育場地面積6.8萬平方米。
二、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安排
2023年主要指標安排: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5.5%左右,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5%左右,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12%左右,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5%左右,外貿進出口穩中提質,實際使用外資38億美元,R&D經費支出占GDP比重達到3.4%左右,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到50%左右,居民消費價格漲幅控制在3%左右,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城鎮調查失業率控制在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3.5萬人,節能減排和大氣、水環境質量等約束性指標確保完成省下達目標任務,安全生產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持續下降。
三、完成2023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的主要措施
為確保完成2023年計劃目標,重點做好以下九個方面工作。
?。ㄒ唬┲U大消費投資需求,全力穩定經濟增長。發揮重大項目牽引作用,全年備案落地超10億元重大產業項目80個以上,其中超50億元項目15個以上、超100億元項目8個以上。年初安排342個市級重大產業項目,全年新開工項目100個以上,竣工投產項目109個,年度投資目標1400億元。突出有效投資關鍵作用,實現固定資產投資4300億元,工業投資1700億元。安排市級政府投資項目145個、當年投資403.9億元。加快推動REITs項目試點落地,加大新增專項債項目謀劃力度。增強消費基礎性作用,實施65項年度促消費重點項目,持續提升傳統消費,加快培育新型消費,支持線上線下商品消費融合發展,促進旅游、養老育幼、家政服務提質擴容,爭創首批質量強國標桿城市、全國放心消費城市。
?。ǘ┘涌彀l展現代產業體系,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夯實提升“465”現代產業體系,深入推進地標產業、優勢產業、未來產業發展培育三年行動計劃,做優做強“3010”產業鏈條,開展首批特色產業園區認定工作。實施一批產業基礎再造項目,新增市級及以上首臺(套)重大裝備23項。大力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深入實施智能化改造數字化轉型三年行動方案,滾動推進100個智能化建設重點項目,完成3000家企業數字化診斷、1000家企業綠色化診斷,滾動培育特色工業互聯網平臺10個。加強產業融合發展,以推動戰略性新興產業融合集群發展為主攻方向,爭創集成電路、生物醫藥等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實施新一輪現代服務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加大平臺經濟支持力度,新增總部企業5家以上,現代服務業占服務業增加值比重達到55.2%。
?。ㄈ娀逃萍既瞬胖?,培育引領發展新動能。加快太湖灣科創帶建設,統籌好太湖灣科創帶發展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和各地區規劃的銜接實施,科創帶內市級以上科創載體達125家,地區生產總值占全市比重達30%左右。推進梁溪科技城、蠡湖未來城、霞客灣科學城等科技新城建設,當年投資超150億元。強化人才引領驅動,迭代升級“太湖人才”計劃,引進高層次人才1萬人,大學生10萬人。加快東南大學無錫校區、無錫學院校園三期工程建設,辦好江南大學江陰、宜興校區,建成省中等職業教育“領航學校”5所。培育壯大創新主體,新增雛鷹、瞪羚、準獨角獸企業培育入庫分別達1000、400、40家,有效期內高新技術企業達6500家。新增市級以上企業研發機構300家,新增建成投用功能完備的科創載體160萬平方米。營造良好創新生態,優化科技創新“1+4”政策體系,發放科技風險補償貸款90億元以上。新增發明專利授權6000件,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550億元。
?。ㄋ模┥罨攸c領域改革,營造一流營商環境。推進高標準市場體系建設,落實建設高標準市場體系實施方案,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推進自然資源要素配置改革部級試點,主動融入全國統一大市場。更高標準優化營商環境創新舉措,出臺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升級“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等數字政務應用,優化“惠企通”平臺,更大力度減輕企業負擔。狠抓“誠信無錫”建設,確保社會誠信滿意度達95%以上。深化投融資改革,拓寬投資領域和融資渠道,鼓勵支持民營經濟和民營企業發展壯大。充分發揮國調基金二期引導作用,力爭全市注冊基金規模超5000億元。加強企業上市培育服務,新增上市公司15家以上。
?。ㄎ澹嵭懈咚綄ν忾_放,拓展國際合作新空間。推動外貿外資穩中提質,實施“穩外貿10條”,大力發展跨境電商、數字貿易等新業態新模式,加大“一企一策”指導幫扶力度,助力企業穩訂單、拓市場。實施“促外資10條”,提高利用外資質量和規模,力爭招引重大外資項目65個。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完善外商投資促進機制,鼓勵企業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布局,打造更多合作倡議標桿和標志性工程。推動中歐班列接續班列穩定開行、始發班列盡快落地,加快建設無錫國際郵件互換局。提升開放平臺承載力,實施開發區高質量發展“1+6+N”政策,推進功能區體制機制改革。提升蘇南碩放國際機場、西站物流園、無錫(江陰)港等貨運樞紐綜合承載力,加快發展樞紐經濟,共創國家級臨空經濟示范區。
?。┨嵘鞘泄δ芷焚|,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加快推進城市國際化,高標準設計建設市文化藝術中心、交響音樂廳、美術館、科技館、國際會議中心等文化設施,提高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的覆蓋率準確率,鼓勵有條件的醫療機構開設外籍人士門診或國際醫療部,辦好外籍人員子女學校,打造國際人才社區7個以上。實施城市更新行動,完成150個、570萬平方米老舊小區改造,加裝電梯300臺,新開工(籌集)30500套(間)保障性租賃住房。實施30條背街小巷品質提升工程,新改建城鄉公廁220座,建成席地而坐“城市客廳”30個,新改建各類公園、游園、口袋公園50個,優化提升公共休憩座椅2000個(處)。全面融入區域一體化發展,服務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共建蘇錫常都市圈和環太湖科創圈,落實蘇錫六大戰略性合作工程,高水平建設長三角—粵港澳(無錫)科創產業融合發展區,深化對口支援協作合作和南北結對幫扶合作。加快高速公路“四路共建”,推動鹽泰錫常宜鐵路開工建設,啟動建設地鐵6號線,錫澄S1線實現“軌通”“電通”。深入推進城鄉融合發展和鄉村振興,加快寧錫常接合片區(宜興)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建設,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標準農田6萬畝以上,建成10個省級、15個市級特色田園鄉村,確保相對薄弱村集體收入達超250萬元和人均年村級可支配收入超1000元。
?。ㄆ撸﹫猿志G色低碳發展,加快美麗無錫建設。推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嚴格落實國家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和省實施細則,實施生態環境污染治理“4+1”工程,扎實推進長江經濟帶突出生態環境問題整改,打造最美濱江岸線。積極穩妥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健全碳達峰碳中和“1+1+N+X”政策體系,嚴格控制“兩高”項目審批,爭創國家碳達峰試點城市。加快調整能源結構,強化煤電油氣等能源供應和儲備能力,推進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建設,持續削減煤炭消費總量。推動公共領域汽車全面電動化,新建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4050個。扎實推進環境污染防治,升級改造燃煤(燃氣)電廠,建成投用惠聯飛灰填埋場二期項目,完成太湖生態清淤280萬立方米,552條整治河道水質優III比例達90%以上,國省考斷面水質穩中有升,建成美麗幸福河湖360條。
?。ò耍﹥灮卜展┙o,扎實推動共同富裕。持續穩就業增收入,出臺實施共同富裕行動計劃,統籌抓好富民增收,確保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基本同步。完善減負、穩崗、擴就業和保重點群體就業政策舉措,城鎮新增就業13.5萬人。持續優化公共服務,高質量辦好年度10大類為民辦實事項目,實施家庭適老化改造1500戶,新增普惠托育機構20家。新增省市優質幼兒園30所,義務教育優質均衡達標比例保持全省領先。開展全人群健康綜合干預,完成南醫大無錫醫學中心二期項目建設。加快重點人群疫苗接種,全方位提升醫療救治能力,有效滿足群眾就醫用藥和生活需求。持續增強文化軟實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推進大運河文化帶和大運河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新建“鐘書房”優質公共閱讀空間50個,完成“百宅百院”活化利用工程30個。辦好無錫馬拉松等精品賽事,利用閑置用地建設公共體育設施項目100個以上。持續抓好保供穩價,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穩價,實施好價格補貼聯動機制,搭建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和精準幫扶綜合服務平臺,推行全民參保計劃,擴大參保覆蓋面。
?。ň牛┙y籌好發展與安全,維護社會大局和諧穩定。提高安全生產治理水平,鞏固提升專項整治三年行動成效,持續壓降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加強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提高急難險重突發事件處置保障能力和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深化平安無錫、法治無錫建設,強化社會治安整體防控,建設“太湖e警”公安政務服務平臺和“e路通”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處理服務平臺,完成110條人行橫道交通安全提升工程。深化法治政府建設,全面推進依法行政。防范化解重大風險隱患,確保糧食穩產保供、能源安全和穩定供應,促進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強化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創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來源:無錫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