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 信息索引號 | 014006438/2021-05128 | 生成日期 | 2021-09-30 | 公開日期 | 2021-10-14 |
| 文件編號 | — — | 發布機構 | 中共無錫市委辦公室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
| 效力狀況 | 有效 | 附件下載 | — — | ||
| 內容概述 |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于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通知》,進一步營造全社會尊師重教的濃厚氛圍,為教師安心、靜心、舒心從教創造更加良好的環境,現就我市減輕中小學(含幼兒園,下同)教師負擔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
一、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創建事項
1. 集中清理精簡。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統一部署和依法依規開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創建事項,實行年度計劃和審批報備制度。除教育行政部門外,其他部門不得自行設置以中小學和教師為對象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創建事項,確需開展的要商教育行政部門,按程序報批后實施。要對現有涉及中小學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創建事項進行一次集中清理,嚴格控制總量和頻次,做到能取消的堅決取消、能合并的一律合并、能簡化的盡量簡化、能信息共享的不重復進行。經過清理,確保市級機關部門對中小學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創建事項在現有基礎上減少50%以上??h級機關部門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創建工作減少幅度不低于市級機關部門。有關部門每年進入校園的各類考核事項原則上不超過1項。
2. 實施清單管理。市級機關部門建立涉及中小學和教師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創建事項清單,教育業務性質的資質評定、等級評定、技術考核等不適用于該清單。對教育業務性質以外未納入清單管理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創建事項,無論以前是否有文件依據,一律不得開展;確需新增的,由市有關部門商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按程序報市委、市政府批準后實施,需由省委、省政府批準的事項,還應按程序報省委、省政府批準。各市(縣)區黨委和政府要結合本地實際,同步實施清單管理,每年更新發布,做到動態調整、總量不增,并及時向市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備案。
3. 改進方式方法。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完善考核評價體系,體現差別化原則,堅持走群眾路線,加強常態化了解,堅決糾正機械式做法。對列入清單管理的事項,要本著從簡、便捷的原則,簡化工作程序,以看現場、看效果為主,減少不必要的環節和數據表格文字材料檢查,不得簡單以有沒有領導批示、開會發文、臺賬記錄等作為評判工作成效的主要標準,不得以各類線上工作群、APP(應用程序)上傳工作場景截圖或錄制視頻等方式代替實際工作評價,不能工作剛安排就開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堅決克服重留痕輕實績的形式主義做法,避免干擾正常教育教學活動。
二、統籌規范社會事務進校園
4. 合理安排專項任務。各級黨委和政府統一部署的城市創優評先、維護穩定、扶貧任務、消防安全、防災減災、掃黑除惡、禁毒防艾等重要專項工作,確需中小學和教師參與的,由教育行政部門按要求依程序統籌安排,不得影響正常教育教學。一般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到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場所開展專項工作,不得安排教師上街執勤或做其他與教師職責無關的工作。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同意,有關部門不得擅自進入校園指導教師開展相關工作。街道社區對教師參與有關活動提出不合理要求或所提要求影響正常教育教學的,學校有權予以拒絕。
5. 從嚴管理進校項目。嚴禁中小學校未經教育行政部門同意擅自接受各類宣傳、推廣、調查、社會考試等事務,確需協調中小學承接教育業務性質以外考務工作的,由相關部門報同級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面向中小學開展的各類“小手拉大手”和教育宣傳、技藝展演、公益科普、示范觀摩等進校園活動,須經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并統籌安排,中小學課程已有類似內容的不重復安排。
6. 杜絕攤派無關事務。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堅決制止向中小學攤派無關事務,嚴禁把慶典、招商、拆遷等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和工作強制攤派給中小學校,并向教師下達指令性任務,不得隨意讓學校停課出人出場地舉辦有關活動。不得強制或以與考核掛鉤等方式要求中小學教師、家長、學校安裝與教育教學無關的APP(應用程序)、關注平臺公眾號以及參與點贊投票、人物評選、問卷調查、網絡答題等活動。
三、統籌規范精簡相關報表填寫工作
7. 精簡統計調研項目。統籌規范管理各級各類涉及中小學和教師的報表填寫、教育統計和調研工作。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嚴格規范涉及中小學和教師的有關報表填寫工作,根據需要統籌安排,精簡填寫內容和次數,杜絕多頭填寫和重復上報。除統計部門外,其他部門開展涉及中小學和教師的教育統計工作,須報同級政府統計部門審批備案后,由教育行政部門統一安排實施。針對中小學教師開展的調研活動,須經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并部署,避免多頭和重復調研。
8. 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中小學校要加強信息管理系統建設,建立健全各類教育信息數據庫。依托省、市教師信息管理系統,做強做優教師信息數據庫。切實加強對教師相關信息的管理,建立定期集中采集制度,及時更新完善數據信息,有效整合現有數據,實現數據共享交換,努力做到一次采集、多次使用。優化職稱評審、課題申報、評比考核、評先評優等報送手續,提高科學管理水平,切實做到讓信息多跑路、讓教師少跑腿。
四、統籌規范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事宜
9. 從嚴規范抽調借用。教育行政部門統籌中小學教師安排使用工作,嚴格限制和規范有關部門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確因貫徹落實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任務必須借用的,在不影響學校正常教育教學情況下,應經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并報同級黨委審批備案,借用期限原則上不超過半年。嚴禁臨時借用中小學教師從事會議服務、接待、禮賓等無關事項。
10. 規范各類會議培訓。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中小學教師參加會議和培訓活動。要精簡會議數量,提高會議質量,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會議,原則上不得要求教師參加。要科學設計和高效實施教師專業培訓,結合教師工作和生活實際,優化內容、改進形式、合理開展,避免硬性安排,切實提高培訓實效性。對于非教育教學方面的培訓,教育行政部門要嚴格把關,除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依法依規開展的培訓外,能取消的取消,能合并的合并,不得拉教師拼湊充數。
五、統籌規范學校內部管理工作
11. 完善教師評價機制。杜絕與教書育人無關的考核評價,突出教育教學實績,強化一線學生工作,不得以考試成績、升學率等作為唯一性評價指標。合理分配和明確教師工作量,對班主任工作和教師教案制作、教育教研、作業批改、家訪等考核評價,堅持實事求是,杜絕形式主義。
12. 簡化校內考核流程。教育行政部門要科學合理確定系統內各類考核評價指標,避免指標繁復、層層加碼。能夠利用信息平臺以及通過日常評價、抽查、社會和家長評價等方式獲取考核結果的,不組織大規模進入校園檢查和評價。
13. 統籌安排校內活動。學校要統籌安排自行舉辦的運動會、讀書節、體育藝術節、技能比賽等學生活動及教師公開課、技能競賽等工作,簡化流程、改善方式、注重實效,減輕任課教師的準備工作負擔。
六、強化教師減負工作保障
14. 加強組織領導。各級黨委和政府要切實履行主體責任,按照中央關于持續解決形式主義突出問題為基層減負的決策部署,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納入重要議事日程,堅持綜合施策,建立長效機制,統籌推進教師減負工作。各級黨委教育工作領導小組要加強統籌協調、宣傳引導、督促落實。各級政府教育督導部門要把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工作作為教育督導的重要內容,堅持定期督導與長期監管相結合,將結果作為各級黨政領導班子和有關領導干部綜合考核評價、獎懲任免的重要參考,對于執行不力、落實不到位的要嚴肅問責。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在黨委和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落實好組織實施工作。要依法保障學校辦學自主權和中小學教師各項權益,科學核定教職工編制,合理核定工作量,激勵教師肯干能干做出成績。
15. 加強宣傳引導。各級黨委和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多種形式,廣泛宣傳黨的教育方針、黨中央關于教師隊伍建設的決策部署,廣泛宣傳中小學教師培養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的神圣使命,廣泛宣傳把寧靜還給學校、把時間還給教師的減負政策,大力倡導尊師重教,引導全社會進一步關心教育、關愛教師,共同營造良好的教育教學環境,激勵廣大教師全身心投入教書育人工作,落實好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奮力擔當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神圣使命。
附件:無錫市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
附件
無錫市中小學教師減負清單
一、未經當地黨委審批同意并列入清單管理的督查檢查評比考核事項,一律不得開展。
二、未按規定程序審批和教育行政部門統籌安排的各類社會事務,一律不得進入校園。
三、未經統計部門審批同意,一律不得開展涉及中小學和教師的教育統計工作。
四、未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并部署,一律不得針對中小學教師開展調研活動。
五、未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同意,原則上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參加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會議。
六、未經當地教育行政部門報同級黨委審批備案,一律不得抽調借用中小學教師。
七、不得把慶典、招商、拆遷等與教育教學無關的活動強制攤派給中小學,并向教師下達指令性任務。
八、不得隨意讓學校停課出人出場地舉辦非教育教學活動。
九、一般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到與教育教學無關的場所開展專項工作,不得安排中小學教師上街執勤或做其他與教師職責無關的工作。
十、不得強制或以與考核掛鉤等方式要求中小學教師安裝與教育教學無關的APP、關注平臺公眾號以及參與點贊投票、人物評選、問卷調查、網絡答題等活動。
十一、不得以工作場景截圖或錄制視頻等方式代替實際工作評價,不得工作剛安排就開展督查檢查評比考核。
十二、不得以考試成績、升學率等作為唯一性指標考核評價教師。
來源:中共無錫市委辦公室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當前位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