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時間:2020年11月02日 文字大?。? [ 大 中 小 ] 瀏覽次數:
文號 | 錫政辦發〔2020〕22號 |
---|---|
制發機關 |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
成文日期 | 2020-05-12 11:48:22 |
文件狀態 | 執行中 |
市政府辦公室關于進一步落實糧食安全責任制
確保糧食穩產增效的通知
錫政辦發〔2020〕22號
各市(縣)、區人民政府,市各委辦局,市各直屬單位: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認真落實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切實穩定糧食生產,提高種糧比較效益,確保糧食有效供給?,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充分認識穩定糧食生產的特殊重要性
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中國人要把飯碗端在自己手里,而且主要裝自己的糧食。今年國內外經濟形勢復雜,同時又有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糧食穩產保供壓力加大。全國春季農業生產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前夕,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強調越是面對風險挑戰,越要穩住農業,越要保障糧食和重要副食品安全。穩定糧食生產,對于促進農民就業增收、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確保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盡管我市糧食連年豐收,但種植面積逐年減少,也存在一些風險隱患,農業基礎設施薄弱,種糧效益持續走低,小麥赤霉病、稻瘟病、草地貪夜蛾等病蟲害以及極端氣象災害多發頻發,穩定糧食生產的壓力明顯增加。今年全球和全國糧食生產形勢比較嚴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充分認識穩定糧食生產的特殊重要性,時刻繃緊糧食安全這根弦,切實增強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咬定目標任務,采取有力舉措,牢牢掌握糧食安全主動權。
二、壓緊壓實“米袋子”省長負責制下的市縣長分級負責制
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是黨中央、國務院早已作出的重大決策,需要省市縣共同擔責,產銷區一起努力。中央要求,今年落實好糧食安全省長責任制,就是要確保本地區基本農田不減少、糧食播種面積不減少、糧食產量不減少,要將任務分解落實到市到縣,層層壓實責任。各地各有關部門要認真落實中央提出的“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要求,做到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不得少于上年。今年夏糧面積已定,穩定全年糧食生產,關鍵是秋糧,各地要切實落實水稻面積,同時因地制宜發展薯類、豆類等雜糧生產,要力保上年面積水平。
三、認真落實促進糧食生產的各項政策措施
切實加強糧食最低收購價、農機補貼、耕地地力補貼等政策落實,有效激發農民種糧積極性。進一步提升稻谷補貼精準性,對種植水稻50畝以上的主體,由省級按照補貼標準不低于100元/畝給予扶持。鼓勵對種植優良食味水稻品種并采取訂單收購的規模經營主體予以傾斜,對種植水稻30畝以上的主體,由市級予以補貼,引導支持金融機構為糧食生產者提供信貸等金融服務,具體操作辦法由市財政局會市農業農村局另行制定。完善農業保險制度,開展水稻、小麥等主要糧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險和收入保險試點,繼續實施生態補償等政策,鼓勵有條件的市(縣)、區可提高配套補償標準。
四、著力提升糧食科技與裝備支撐水平
認真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完成新增高標準農田3.4萬畝,高標準農田主要用于糧食生產。堅持量質并重、用養結合、建管協調、生態優先,實施耕地地力提升工程。支持開展糧食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將水稻綠色高質高效創建示范片納入省市對市(縣)、區的約束性任務,給予重點支持(數量待省文件正式確認)。加大優質稻麥、現代種業等產業規劃實施力度,加快推廣綠色優質高抗糧食作物新品種,全市優良食味水稻新品種推廣面積達到30萬畝以上,集成推廣減肥減藥、省工節本的綠色技術模式與物質裝備,推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生態種養結合。完成糧食生產全程機械化整體推進示范市建設,加快推廣農機化新技術新裝備,探索農機社會化服務新模式,提升糧食生產機械化生產水平。充分利用省級稻麥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專項、綠色防控示范區建設專項和省市級水稻示范片創建平臺,指導落實好糧食生產技術、病蟲害防控、防災減災等關鍵技術措施,提升技術到位率。
五、加快推進糧食生產規?;洜I和社會化服務
依法有序推進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培育壯大種糧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等糧食生產新型經營主體,促進糧食適度規模經營。組織實施國家農業社會化服務扶持政策,深入開展水稻集中育供秧、糧食作物綠色防控示范區、化肥農藥雙減工程示范區、耕地輪作休耕試點、病蟲害統防統治項目建設,大力發展代耕代種、代育代插、土地托管、訂單種植、烘干冷藏、收獲除塵除雜、質量可追溯等糧食生產社會化服務,提升糧食生產管理水平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水平。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組織、供銷合作社要加強對種糧小農戶的服務,完善利益聯結機制。
六、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
嚴格執行國家糧食收購政策,推廣訂單收購、合作收購、預約收購等形式,全年完成優質優價收購5.82億斤以上,同時組織好多渠道收購,確保農民“種糧賣得出”。深化國有糧食企業改革,做強做優做大一批流通主體,形成一批擁有核心競爭力、產業關聯度大、帶動能力強的重點龍頭企業。加快“江蘇好糧油”行動計劃、糧食產后服務體系和糧食質檢體系建設,促進糧食產購儲加銷“五優聯動”,進一步延伸糧食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產、企業增效、農民增收。完善糧食倉儲物流體系建設,鼓勵創建國家和省現代糧食產業發展示范園區(基地),推動糧食產業集聚發展、推廣應用先進適用綠色儲糧新技術,更新改造一線收納庫,提升糧食倉儲、物流節點等設施設備現代化水平。加強“楊巷大米”“華西大米”等品牌建設,統籌中央和地方相關財政資金,支持品牌大米核心企業建設標準化生產基地、開展訂單收購、做大做強糧食品牌。引導支持各地申報“中國好糧油”產品、馳名商標、地理標志證明商標和集體商標公用品牌、地理標志產品等,提升無錫糧食產品的美譽度。
七、全力確保目標任務落到實處
根據“糧食播種面積和產量不得少于上年”的目標要求,現將全市糧食面積和產量任務分解下達到各市(縣)、區,同時列入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和糧食安全責任制市對市(縣)、區考核內容,其中糧食播種面積為約束性指標。各地要將任務細化分解到鄉鎮,落實到村、具體作物,有關分解情況請于5月21日前報送市農業農村局。各市(縣)、區人民政府要切實扛起“米袋子”生產保供屬地責任,加強組織領導,精心謀劃部署,層層傳導壓力,強化督查指導,確保完成今年糧食生產目標任務。要加強糧食生產好經驗、好做法的宣傳工作,營造全社會重農抓糧的良好氛圍。
附件:2020年各市(縣)、區糧食生產目標任務分解表
無錫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5月12日
責編:司法局